马泉艺
马是力量的写照和生命的主旋律 乐章,是奔腾呼啸的阳刚之韵,也包 含着博大雄浑的马背民族精神。我原 本是画人物的,面对新疆大草原上的 叼羊、赛马、姑娘追等生动的马背风 情,了解到马背民族一声嘶喊响千里 的伟大历史,萌生了这辈子就画马背 民族的意念。
中国画马史(包括人马画)约一 千五百年,代代延续工笔写实技巧。
谙熟解剖艺术的清宫传教士及门人囿于皇室家族的审美意识和 谨弱的笔性,难以一展雄风。唯有徐悲鸿先生以胆识为先,首 先突破了笔墨难关。他一方面基于前人的笔墨成就,更主要是 他得益于精通西方的形体解剖,开创了泼墨大写意奔马,使一 千四百余年延续下来的画马技法产生了巨变。在中国人马画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我遵循徐悲鸿先生所说的“画马应以马为师”之道,并得 益于新疆这块得天独厚的地域。我以新疆大草原马背民族和伊 犁天马为师,踏遍了伊犁河谷的支流:特克斯河、巩乃斯河、 尼勒克河等,画遍了生长在伊犁河谷所有品种的马和从各国引 进的纯种马,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马背民族风情的作品。这些也 许是我长期探求的生命力度即自然与个性相融的生命意象的闪 光,也许是我数十年来在这块雄浑、古老而又无比苍凉的西域 边陲大地上厚积薄发的报偿。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,生活终究 会给辛勤的探索者真诚的回报。
(马泉艺,回族,祖籍安徽,1944年出生,现为中国美协 会员,新疆画院高级画师,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。近年来, 马泉艺不断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。上图为其作品《冬猎》, 下图为《鹏程万里》。)
《人民日报》 (2000年02月12日第7版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