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fessor. QuanYi Ma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orkshop

名家论说 (部分资料,正在整理中...)
泉艺 动态
最新:1,《中华文化画报》2006年3月第85期《马泉艺和他的画》、《马泉艺绘画艺术谈》   2,《东方美术》2006年1月第53期《走进泉艺画室》   3,《中国画》2005年11月第8辑《走进马泉艺画室》  4,《人民日报》2005年11月29日 第十六版《寄豪情于马背民族》  5,浙江《美术报》2005年10月15日:《为马背民族立照---当代著名国画家马泉艺》《古道 朔风骏马---当代著名画家马泉艺》   6,《人民网》2005年09月22日:《寄豪情于马背民族 ---记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马泉艺》    7,马泉艺北京国画工作室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建立、海南工作室于2003年12月1日正式建立     8,《中国书画艺术报》2005年05月20日: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马泉艺(图)
泉艺 书店
 

 
 

香港银河出版社

 

 

 

 

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

 

   

 

日本静冈富士宫出版

 

 
   

 

《马泉艺 作品集2》

日本静冈富士宫出版

  

   

 

日本京都传统工艺美术馆出版

 

 
   
 
《画马技法》
   
 
《画马技法》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
 

名家论说

马泉艺印象
刘大良   1996年7月《人民日报》

  公元一九八六年八月的一天,他迈着坚实有力的步履,由西部高原新疆踏进了中国绘画的最高艺术殿堂--北京中国美术馆。这对于一个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中年汉子来说,无疑是个永生都值得纪念的日子。他将一幅幅具有独特西域风情的画卷捧给了繁华的首都,献给了首都的人民。人们长久地流连、驻足在他的《刁羊》、《百骏图》、《姑娘追》等作品前,奔驰的骏马扬蹄回首,昂首嘶鸣,哈萨克少女策马加鞭,英姿飒爽……一幅幅热情奔放、充满生命力的画卷,把人们带入那遥远而神秘的西部,去领略独特的风情。

  他,就是新疆画院高级画师马泉艺。马泉艺自幼随父从甘肃迁至新疆,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的书画熏陶,虽说没能跨进艺术院校的大门,但几十年来辛勤耕耘,执著追求,终于闯出了这样一番天地。

  马泉艺告诉我,他长期生活在游牧民族的环境中,踏遍了天山南北、戈壁荒漠,强烈感受故乡地域的深沉与厚重,马背民族的朴实与豪放,亲身体会到骏马是这些民族的骄傲,是他们心目中唯一神圣的朋友。为此他对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骏马成了他最主要的题材。

  长期的自学生涯,使他养成了坚持画速写的习惯,面对马群,他常常画得废寝忘食。他仔细观察马的动态、马的习性,甚而研究马的骨骼与肌肉之间的关系,对于世界各地不同的马,他都悉心观察、研究。功夫不负苦心人,一匹匹马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。人们看他画马,就仿佛是随心所欲而来。已故画马大师徐悲鸿先生夫人廖静文看了他的马后,激动地说,「徐悲鸿后继有人了」。

  马泉艺并没有单纯停留在画马上,他告诉我,巴尔扎克说过:「世界上有三种最美的东西,奔驰的骏马,鼓满风的帆、翩翩起舞的少女。」新疆就具备了两种,面对骏美的马和能歌善舞的各民族少女,我怎能不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呢?他在人物造型的准确动态和人物与马的结合上刻意追求,构思大胆新奇,富有情趣。他喜欢抓住最美的瞬间感觉,随之一气呵成,笔墨淋漓,洒脱飘逸,水破墨、墨破水,变幻莫测,即使画面彻底干透,仍能保持水淋淋的大笔触。在追求整幅画面效果的同时,又着重对细部人物、马的装饰物略加勾勒或点缀几笔,以达传神效果。

  多年的生活感受和创作,使他的画在物象、境界、语言、气韵、用色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。

 

更多...

 

首页

代理画廊 画作欣赏 大师简介 艺术年表 名家论说 论文著作 大师书店 影像聚焦 档案专柜 大师信箱
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05 马泉艺国画工作室 版权所有

北京代表处    京ICP备05074313号

       固定电话   +86-10-88453864
传真   +86-10-88453864

移动电话

  13511008036
 站点管理员   email_maquanyi@sina.com